跨界演员 第1节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    《跨界演员》
    作者:北南
    文案:
    “我就是爱音乐,但成为了一个演员,还他妈不红。”
    18线小演员陆文,盘靓条顺情商低,演技有天分但极没眼力见儿,进组第一天就得罪圈内大编剧瞿燕庭。陆文:真不是故意的。
    后又以为瞿燕庭公报私仇、潜规则小鲜肉、为钱冠名脑残剧。陆文:娱乐圈真的好脏。
    在翻身与翻车之间反复横跳,pk流量小生,大胆发言,打脸节目组,真人秀抛弃剧本真情发言——陆文:我十分喜欢瞿老师。
    从18线到爆红到全网黑到一战翻身成神,二百五终于成为合格的大明星。陆文:感谢瞿老师的不抛弃不嫌弃!
    二百五狂爱音乐直率明星攻vs表面冷淡其实社恐八级编剧受,我为你提高智商,你为我治疗社恐,这大概就是爱情。
    年下,1v1,he。无原型,否则原型一辈子打酱油。
    内容标签: 年下 情有独钟 娱乐圈
    主角:瞿燕庭,陆文 ┃ 配角:阮风,孙小剑 ┃ 其它:
    一句话简介:18线今天红了吗?
    ================
    第1章
    “老大,你的手机响了。”
    瞿燕庭坐在副驾驶位上,穿着一件意大利亚麻衬衫,阳光将衬衫的燕麦色照射成奶油色,袖管挽起两折,露出的手腕上戴着一块棕色的古董表。
    稍一偏头,外后视镜映出瞿燕庭的脸。肤色洁白,微长的头发用发胶抓过,露着干净的前额和整齐的眉毛,鼻梁上架着一副方形墨镜。他的半张脸都隐没在镜片下,瞧不出表情。
    手机一直在响,开车的助理于南再次提醒:“老大,你不接吗?”
    瞿燕庭终于有所反应,抬起手,响铃加振动的手机就握在他的指间。来电显示“任树”,瞿燕庭的拇指指腹停在屏幕上,三四秒后滑动了通话按钮。
    于南默默叹口气,心中道:费劲。
    一接通,任树的声音从手机里传出来,中气很足,听起来是个心情不错的老爷们儿:“喂?燕庭,是我,出发了没有啊?”
    瞿燕庭的脊背离开座椅,另一只手从虚握的状态松开,覆在大腿上,来回摩挲长裤上的一道褶皱。他掠一眼窗外的路标,回答:“快到机场了。”
    任树高兴道:“好嘞,我派车去机场接你,你想直接去酒店还是先来剧组?”
    瞿燕庭问:“你在哪?”
    任树回答:“我今天跑外景,你要是去剧组,我就提前收工恭候你的光临。”
    瞿燕庭说:“别耽误工作了,我去酒店。”
    “也好,你回酒店休息俩钟头,咱们晚上见。”任树算了算时间,“晚上必须得吃火锅吧,我提前订位子。”
    几句话过后,瞿燕庭挺直的后背缓缓放松,重新靠住座椅,语气也松快一些:“好,等你收工,晚上见。”
    汽车驶入机场航站楼前的马路,靠边熄火。
    挂了线,瞿燕庭解开安全带,吩咐道:“等会儿通知一下你订的酒店,冰箱塞满黑咖啡,罐装的就行。”
    于南跟了瞿燕庭七年,从瞿燕庭的“纸上烟云工作室”成立之初便担任助理,他了解瞿燕庭的一切习惯,说:“通知过了。老大,你注意休息,别熬太晚。”
    瞿燕庭当耳旁风,在想最近是旅游的淡季还是旺季,游客多不多,他不喜欢在酒店碰见许多人。
    “房间是6206,酒店顶层的套房,那一层房间不多,放心吧。”于南主动解答,“不知道几号回,先订了一周。”
    瞿燕庭也不确定,工期长短要看进展是否顺利。他把家门钥匙扔中控台上,说:“帮我喂猫浇花,屋子可能有点乱。”
    做了多年助理,但于南去瞿燕庭住所的次数相当有限,除非瞿燕庭出差的时间较长。他拿起钥匙,说:“那我帮忙收拾收拾。”
    “不用。”瞿燕庭并非客气,“我喜欢乱着。”
    于南讪讪地点头,手机收到一封邮件,内容是十数种植物的养护说明和喂猫的注意事项。
    “收到了?”瞿燕庭装好手机,“老规矩,有事发邮件,少发消息,燃眉之急再给我打电话。”
    于南对瞿燕庭的习惯烂熟于心,但依然忍不住在心中吐槽,燃眉之急打给你,等你接通估计已经重度烧伤。
    瞿燕庭看一眼手表,该走了,最后吩咐道:“选一份礼物给审片的张组长送去,预算不超过十万,他知道什么意思。”
    于南保证说:“我记住了,老大放心。”
    瞿燕庭卡着点进机场,行李箱托运了,他只拎着一只h牌黑色幻影,包里装着飞行期间要看的稿子。
    经过安检已经没时间候机,他几乎是最后一位登入机舱的乘客。
    瞿燕庭喜欢飞行的过程,他可以在大白天名正言顺地关闭手机,不用担心突然收到短信或者来电,屏幕黑掉的一瞬间令他安心和放松。
    飞机滑行、升空。
    城市浓缩为集成电路的样子,再掩埋于缭绕的云层。
    安静的头等舱内,有人读书,有人听音乐,瞿燕庭在专注地看一份稿子,指间夹着一支笔,时不时地进行标注和修改。
    所有人各做各的,没人发现此时此刻在这一方封闭的机舱里——坐着一位明星。
    空乘走来走去也他妈没发现。
    靠窗的位置,陆文仰着头打瞌睡,盖在脸上的剧本随机身的颠簸渐渐倾斜,沿着右脸滑落到肩膀上。
    陆文的经纪人坐在隔壁,寸头,黑框眼镜,斥巨资凑的一身耐克。他越过隔板把剧本捡起来,卷成筒状朝陆文的肩膀敲了敲。
    陆文一激灵睁开眼,直起了脖子。
    他没墨镜和口罩,也没化妆,一张脸干干净净地露着——小麦色皮肤,眉骨突出,鼻梁高挺,轮廓线条流畅而立体,有十足的男人味。可一双眼睛搅了局,眼尾润而不尖,眼下卧蚕饱满,给这张充满男性荷尔蒙的面孔添了几分纯良的孩子气。
    前不久他杀青一部古装剧,鬓角被发套撕扯得过敏泛红,像一道小伤口,不知道的以为他在外面跟人茬过架。
    孙小剑说:“下午就进组了,亏你还能睡得着。”
    陆文揉揉眼:“我是进组,又不是进监狱,为什么睡不着?”
    孙小剑侧身扒住隔板,小声说:“这次和以前能一样吗?这次你可是男一号,进监狱的话那得是重刑犯。”
    陆文也拧过去,扒住隔板和孙小剑面对面,眉宇间透出一股喜悦:“所以我困啊,我昨晚兴奋得大半宿没睡着觉。”
    这时空姐经过,温柔地提醒:“先生,请您坐好。”
    娱乐圈中,一线是大咖,二线也很风光;三线身价低点,但算得上有名有姓;四线管“红不了”叫低调,五六七线即使靠后,也能撮出一拨粉丝;八线最好是自己买粉来维持一下体面。
    像这种纵使相逢应不识的,一律统称为十八线。
    陆文作为一名十八线的小演员,出演过四五部电视剧,每一部都是男五号及以后的小配角,没等混个脸熟便结束戏份。
    入行一年半,他没有粉丝前呼后拥,没有团队大包大揽,只有孙小剑一个零经验、零人脉的职场菜鸟,为他当经纪人兼助理。
    不过孙小剑鞍前马后十分尽职,犹如高三生的陪读家长。最重要的是,他对陆文充满了希望,坚信陆文终有一日大红大紫,成为娱乐圈中耀眼的启明星。
    机翼拂过渺渺云烟,三个小时的飞行后,这颗没开光的启明星盘旋至西南地区,缓缓降落在山城重庆。
    乘客陆续下机,陆文站起身,一米八八的身高鹤立鸡群。
    他展开一件长风衣穿上,也就他能穿,换成孙小剑恐怕要拖地。内搭是简单的t恤衫,配一条chinos,脚上踩着双帆布鞋。
    下机后,陆文仗着腿长在前面大步流星,把孙小剑远远地抛在后面。直走到航站楼,他停下,伫立在熙来攘往的人潮中。
    孙小剑追上来,说:“刚才和剧务联系了,他说有车来接,马上把车牌号发给我。”
    十八线的常态如此。在全国排的上号的江北机场,没有粉丝追,没有路人求合影,没有机场时尚照片,甚至没有剧组提前接待,还要被晾上片刻。
    陆文闲不住,说:“那出去等吧,反正剧组的车有标识,好找。”
    外面停着不少汽车,两个人一前一后沿着白线溜达,据以往经验八成是辆保姆车,赶上特穷的剧组,也坐过破面包。
    陆文扫视过一排汽车,扫到前面的一辆,顿时停住了。
    孙小剑从后面探出头,顺着陆文的视线看过去,看清之后难以置信地推了推眼镜:“……我擦。”
    一辆九成新的保时捷卡宴,刚清洗保养过,车身线条泛着幽幽的光,车窗比镜子还照人。驾驶座上,司机大哥衬衫领带,相貌周正。
    陆文跑过许多次剧组,这种待遇是开天辟地的头一遭,他底气不足地说:“搞错了吧?”
    孙小剑朝挡风玻璃努努下巴,里面左下角贴着一张牌子,牌子上印着:《第一个夜晚》剧组,a1。
    为方便统筹,剧组的每辆车都会贴号,a1属于最高档次的了。白纸黑字按道理不会有错,陆文增加了一点信心,窃喜道:“坐飞机那仨钟头,莫非我红了?”
    孙小剑一惯会讲好听话,说:“不红就不能坐了吗?你又不是跑龙套的。”
    陆文给点阳光就灿烂,他点点头:“对,我这次是男一号,是整部戏的灵魂,灵魂就应该有灵魂的地位。”
    孙小剑极有眼色地走上前,一把拉开车门。车厢中铺着崭新的地毯,真皮的内饰精致漂亮,每一只座椅上搁着蜀绣靠枕,走近了,能闻到淡淡的香氛味道。
    陆文帅气地甩开风衣,抬腿跨上车,一气呵成地坐进沙发座椅。
    司机大哥吓了一跳,半转身体,惊讶地看着突然出现的陆文和孙小剑,足足看了四五秒。
    陆文伸出手,在空中打了个响指,说:“师傅,我把你帅呆了?”
    司机回过神,犹犹豫豫地打招呼:“您……去剧组?”
    “对啊,我们刚下飞机。”孙小剑说,“别愣着了,搭把手装行李啊。”
    司机下车帮忙,一边抬箱子一边打量他们,忍不住再确认一遍:“是去《第一个夜晚》剧组?”
    “那能有错?”孙小剑道,“剧务不太靠谱啊,你都到了,却不早点发车牌号,幸亏这辆车显眼。”
    陆文觉得口渴,拧开车上准备的巴黎水,顺便递给孙小剑一听可乐。他喝了一口,问:“师傅,到剧组大概多长时间?”
    司机回答:“差不多……一个半小时。”
    陆文皱了皱眉,感觉这司机很拖泥带水,每句话都支支吾吾的。他家里有一老一少俩司机,向来恪守三条准则:回话准、动作快、开车稳。
    时候不早了,他说:“行,那出发吧。”
    司机没有动作,反而向航站楼张望,终于疑惑地问出口:“刘主任进去接您了,您没看见他吗?”

章节目录